2007年4月21日 星期六

第四台收費 當然要降價 2003.07.20

正當台北市與有線電視業者因為付費頻道與分組付費問題吵得不可開交之際,新聞局又說,委託專家研究600元收視費是否有降價空間,業者馬上回應虧損累累,沒有空間。

垃圾頻道什麼會那麼多
只要解構有線電視集團的市場操弄邏輯,不必是財會專家!光以系統台頻道數量為例來說,現在每個收視戶家中都充斥著許多自己從不曾看過或根本不想看的頻道,但是這些垃圾頻道好像從不會消失,實在很難理解業者為何要花錢買那些消費者不需要的頻道,難怪會賠錢。

業者真不了解需求嗎?當然不是!業者會買那麼多頻道也是不得已的。衛星電視頻道市場上有個「存在但查無實據」的買賣默契,那就是系統業者沒有單獨選擇要哪些頻道與不要哪些頻道的權利,因為所有衛星頻道都是好幾個或幾十個綁在一起聯賣的。

另外,如果是系統台所屬母集團代理或自製的頻道,那系統業者更無不買的權利,即使是垃圾頻道也得捧自己公司的場!

系統台只想買受觀眾歡迎的頻道,但因為頻道採聯賣制,所以買頻道時必須像買一籃籃包裝好的水果一樣,好的壞的都得買,不得挑選;不然就是因為系統業者與頻道業者屬於同一有線電視集團,因此只要是同一集團出品或代理的頻道,不論好壞,系統業者也都要「概括承受」,所以每家系統台的頻道數才會那麼多,垃圾頻道才會充斥每個系統台。

頻道聯賣業者概括承受
系統業者購買衛星頻道的費用就會居高不下,而消費者也就只好付出高額收視費去讓業者買大家根本不需要的頻道,只因為這些頻道是靠聯賣而存在,或與系統台屬同一集團。雖然消費者的額外支出未必是進到系統業者的口袋,但至少是進到聯賣頻道的代理商,或者是生產垃圾頻道的集團口袋中,而這些業者是誰呢?說穿了,還不是擁有這些系統與頻道的有線電視集團,因為台灣有線電視產業已經遭到有線電視集團所水平與垂直壟斷了。

系統業者與頻道業者就是那幾家,消費者高額的不必要支出,不是進系統業者口袋,就是進頻道經營與代理商口袋中,而這些人都是同一掛的,主要就是我們熟知的那些有線電視集團。

集團壟斷官方如何解套
如要降低收視費與淘汰垃圾頻道,公平會與新聞局應該研商訂定具體規範來解決不合理的頻道聯賣問題,以及緊縮系統業者購買同集團所有或代理的頻道數量,如此一來,系統業者就不必且不得購買不受歡迎的頻道,而垃圾頻道就會優勝劣敗而消失,當系統業者減少頻道購買支出後,至少消費者的收視費就會有降價的空間。

上述只是降價理由之一而已,更不用細說系統業者如何以交叉補貼(有線電視與固網業務)方式使帳面上支出增加,或者如何在帳面上降低營業利潤等手法,使其經營永遠處於虧損階段。

專家或許不易從業者的帳目中找出有線電視經營虧損的癥結,以致難以發現業者的降價空間,不過如果能洞悉有線電視業者的市場操控邏輯,財會專家與消費者就能更深入去思考有線電視收視費是否有降價空間的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