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解嚴將滿20年,如果要評論解嚴後台灣的媒體表現,恐怕只有「罄竹難書」(我指的是呂氏春秋的原意,而不是教育部長杜正勝的解讀)一詞可以形容,或者也可以用有聲的嘆息聲以及無聲的搖搖頭來表達吧!當有人一邊搖頭一邊嘆息說:「唉」,這代表什麼意思大概應該還算不難理解吧!
解嚴20年系列 4之2
解嚴20年,台灣媒體產業生態的變化與衍生的問題可以簡述如下。
媒體數量由少變多,但量的增加並未促進內容的多元,反而造成市場的惡性競爭:解嚴後,媒體市場類型由封閉的寡佔型轉變成為開放的競爭型,廣電媒體如此,印刷媒體更是如此。過去只有三家無線電視台,現在包括衛星電視在內,電視台數量超過160家,報紙更不用說,在出版法廢止後,發行報紙不再受任何限制,這些都是台灣媒體市場在解嚴後蓬勃發展的明證。
經濟力取代政治力
但是媒體數量的增加並沒有帶來媒體內容的多元,反倒是導致市場的惡性競爭!解嚴後,台灣有更多的電視台,但每台播出的內容都差不多,報紙的家數也變多了,但內容卻沒什麼差異,台灣閱聽眾現在所看及所讀,其實都跟過去差異不大。
另一方面,數量的增加卻造成媒體市場的競爭愈趨激烈,在廣告預算沒有隨之增加的情況下,媒體莫不無所不用其極的爭食廣告預算,惡性競爭成為沒有常規可循的手段,市場因競爭而引發任何光怪陸離的混亂現象都已經不足為奇。
掌控媒體的勢力由政治力轉換成經濟力,即從「打電話指示」變成「編預算來砸」:在戒嚴時期,政治力主控台灣媒體,不過由於受到新聞專業義理的召喚,當時媒體人大多還能發展出一種或有或無的對抗力量,因此即便政治力滲透媒體,但媒體內部還是會有回應與反抗的力量,或許力道不強,但某種程度上代表媒體人不輕易妥協的反骨。
但時至解嚴後迄今,主導媒體的勢力已經由政治力轉換成為經濟力,新聞專業與公共服務的媒體本質思維幾乎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營利取向,以獲利為核心思維,用句最通俗的話就是-Show me the Money!
簡單說,在戒嚴時期,政治力掌控媒體的手段就是「打電話」,任何一通來自警備總部、情治單位,或國民黨文工會等的電話,都可以讓報社總編輯或電視台總經理報哪則新聞,或不播哪個節目等,沒人敢不聽話。
新聞倫理已成絕響
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打電話已經不管用了,現在流行的是「用錢砸」,政府、政黨,甚至是企業,只要肯花大筆鈔票就能讓媒體某些內容露出或不露出,因為現在的媒體都是見錢才會眼開,這也是置入性行銷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從打電話到用錢砸正凸顯解嚴前後控制台灣媒體勢力的轉變。
媒體專業義理由強變弱,管理人取代媒體人成為主導媒體的角色:當媒體經營被經濟力所主導,成為MBA的禁臠後,所有營運思維都以獲利為主軸,轉成媒體術語就是廣告(或收視率)掛帥,除非可以將內容轉換成可以賣錢的商品,其餘一切免談。
所以當前閱聽眾接觸媒體的經驗就是電視盡播些爭取收視率的灑狗血節目與新聞,而報紙廣告版面越來越多,甚至只要有廣告可登,新聞版面都可以拿來換錢,這時候媒體專業義理已經不再重要,所謂媒體是公共論壇,提供公共服務的論述都已經成為空談,新聞專業與倫理都已成為絕響,強調媒體社會功能與角色的說詞都只是學術殿堂裡精神訓話的口號,媒體已經從社會的公器轉變成市場的商品,所有媒體內容都是可以論斤計價,自由買賣的。
台灣媒體在解嚴後,其本質已經從文化轉換成商品,其主控勢力已經由政治力轉換成經濟力,社會責任與公共服務已經不再重要,獲利與盈餘成為媒體營運的主要考量,這就是解嚴後的台灣媒體生態與問題,面對這樣的趨勢,真的只能嘆息與搖頭吧!
解嚴20年系列 4之2
解嚴20年,台灣媒體產業生態的變化與衍生的問題可以簡述如下。
媒體數量由少變多,但量的增加並未促進內容的多元,反而造成市場的惡性競爭:解嚴後,媒體市場類型由封閉的寡佔型轉變成為開放的競爭型,廣電媒體如此,印刷媒體更是如此。過去只有三家無線電視台,現在包括衛星電視在內,電視台數量超過160家,報紙更不用說,在出版法廢止後,發行報紙不再受任何限制,這些都是台灣媒體市場在解嚴後蓬勃發展的明證。
經濟力取代政治力
但是媒體數量的增加並沒有帶來媒體內容的多元,反倒是導致市場的惡性競爭!解嚴後,台灣有更多的電視台,但每台播出的內容都差不多,報紙的家數也變多了,但內容卻沒什麼差異,台灣閱聽眾現在所看及所讀,其實都跟過去差異不大。
另一方面,數量的增加卻造成媒體市場的競爭愈趨激烈,在廣告預算沒有隨之增加的情況下,媒體莫不無所不用其極的爭食廣告預算,惡性競爭成為沒有常規可循的手段,市場因競爭而引發任何光怪陸離的混亂現象都已經不足為奇。
掌控媒體的勢力由政治力轉換成經濟力,即從「打電話指示」變成「編預算來砸」:在戒嚴時期,政治力主控台灣媒體,不過由於受到新聞專業義理的召喚,當時媒體人大多還能發展出一種或有或無的對抗力量,因此即便政治力滲透媒體,但媒體內部還是會有回應與反抗的力量,或許力道不強,但某種程度上代表媒體人不輕易妥協的反骨。
但時至解嚴後迄今,主導媒體的勢力已經由政治力轉換成為經濟力,新聞專業與公共服務的媒體本質思維幾乎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營利取向,以獲利為核心思維,用句最通俗的話就是-Show me the Money!
簡單說,在戒嚴時期,政治力掌控媒體的手段就是「打電話」,任何一通來自警備總部、情治單位,或國民黨文工會等的電話,都可以讓報社總編輯或電視台總經理報哪則新聞,或不播哪個節目等,沒人敢不聽話。
新聞倫理已成絕響
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打電話已經不管用了,現在流行的是「用錢砸」,政府、政黨,甚至是企業,只要肯花大筆鈔票就能讓媒體某些內容露出或不露出,因為現在的媒體都是見錢才會眼開,這也是置入性行銷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從打電話到用錢砸正凸顯解嚴前後控制台灣媒體勢力的轉變。
媒體專業義理由強變弱,管理人取代媒體人成為主導媒體的角色:當媒體經營被經濟力所主導,成為MBA的禁臠後,所有營運思維都以獲利為主軸,轉成媒體術語就是廣告(或收視率)掛帥,除非可以將內容轉換成可以賣錢的商品,其餘一切免談。
所以當前閱聽眾接觸媒體的經驗就是電視盡播些爭取收視率的灑狗血節目與新聞,而報紙廣告版面越來越多,甚至只要有廣告可登,新聞版面都可以拿來換錢,這時候媒體專業義理已經不再重要,所謂媒體是公共論壇,提供公共服務的論述都已經成為空談,新聞專業與倫理都已成為絕響,強調媒體社會功能與角色的說詞都只是學術殿堂裡精神訓話的口號,媒體已經從社會的公器轉變成市場的商品,所有媒體內容都是可以論斤計價,自由買賣的。
台灣媒體在解嚴後,其本質已經從文化轉換成商品,其主控勢力已經由政治力轉換成經濟力,社會責任與公共服務已經不再重要,獲利與盈餘成為媒體營運的主要考量,這就是解嚴後的台灣媒體生態與問題,面對這樣的趨勢,真的只能嘆息與搖頭吧!
2 則留言:
台灣媒體從來沒有有風骨過,或者是說,台灣媒體的風骨永遠都是一樣差。
不會因為解嚴前後而有所不同。
您太高估解嚴前台灣媒體的水準了。
「不過由於受到新聞專業義理的召喚,當時媒體人大多還能發展出一種或有或無的對抗力量,因此即便政治力滲透媒體,但媒體內部還是會有回應與反抗的力量,或許力道不強,但某種程度上代表媒體人不輕易妥協的反骨。」
這個是一廂情願的幻想嗎?新聞專業(如果有的話)對於政治力和經濟力的抵抗,哪個比較強,一個攸關生命前途,一個某種程度只是利益。
「台灣媒體在解嚴後,其本質已經從文化轉換成商品,其主控勢力已經由政治力轉換成經濟力,社會責任與公共服務已經不再重要,獲利與盈餘成為媒體營運的主要考量,這就是解嚴後的台灣媒體生態與問題,面對這樣的趨勢,真的只能嘆息與搖頭吧!」
用文化(帶有正面意涵)而不用政治力說媒體本質,是為了強化由好變壞的印象,還是你說的文化其實是很廣義的。
社會責任與公共服務同上,受統治者控制的機器何來此說呢?
沒有必要為了硬套上解嚴的時代劃分,而扭曲了媒體商品化產生的因素。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