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宏/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當前全球網路假新聞氾濫,輕則影響社會治安,重則危害國家安全,且對岸假新聞成為打擊台灣工具時,NCC在上周行政院院會報告時即建議,未來期盼民間更多有意願者加入開發查證平台,另政府各部會應該設置問答集形式的闢謠專區等。但整體而言,NCC的建議都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因為假新聞的氾濫根源於民眾媒體素養之不足,對於假新聞不知如何辨識,或如何查證及抵制,因此筆者認為解決假新聞,甚至台灣所有媒體的問題,都應該從教育著手,亦即應立即建立全民的媒體素養教育機制,簡單說,假新聞要治標又治本,除NCC的治標策略外,更需要教育部提出從教育著手的治本策略才是。
當前全球網路假新聞氾濫,輕則影響社會治安,重則危害國家安全,且對岸假新聞成為打擊台灣工具時,NCC在上周行政院院會報告時即建議,未來期盼民間更多有意願者加入開發查證平台,另政府各部會應該設置問答集形式的闢謠專區等。但整體而言,NCC的建議都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因為假新聞的氾濫根源於民眾媒體素養之不足,對於假新聞不知如何辨識,或如何查證及抵制,因此筆者認為解決假新聞,甚至台灣所有媒體的問題,都應該從教育著手,亦即應立即建立全民的媒體素養教育機制,簡單說,假新聞要治標又治本,除NCC的治標策略外,更需要教育部提出從教育著手的治本策略才是。
課綱媒體科資合一
目前教育部正動員全國教育菁英著手修訂107年的12年國教課綱,很可惜的是,非常重要的媒體素養教育卻被掩沒在各類議題中,或者說,目前著重的是資訊素養或科技素養,但殊不知,不管是資訊或科技素養,都不是建構在媒體的本質上去理解;也就是說資訊、科技、媒體還是有其差異,認識媒體,與了解資訊或科技,還是有其根本的不同。更何況,現在民主發展的基本常識是,傳播媒體是民主政治發展的根基,但不會有人說資訊或科技是民主發展的基礎吧!
因此假新聞、爛新聞,或是三器新聞(行車記錄器、監視器、瀏覽器)的問題,甚至台灣媒體不問是非,只問顏色的惡質化,種種媒體問題,都不是把它含括在資訊與科技素養就可以理解的。例如先不管將來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課本議題怎麼選擇或怎麼教,更重要的是,資訊科技素養的師資了解媒體嗎?
修訂12年國教課綱的教育專家對教育很了解,但把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變成一個議題就顯得教育專家真的不了解媒體!筆者當然了解,電視等四大媒體在科技發展下,已成為包含網路的五大媒體,但這樣的發展不必然就可以把了解媒體的智能含括在資訊科技素養教育的範圍!
因此假新聞、爛新聞,或是三器新聞(行車記錄器、監視器、瀏覽器)的問題,甚至台灣媒體不問是非,只問顏色的惡質化,種種媒體問題,都不是把它含括在資訊與科技素養就可以理解的。例如先不管將來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課本議題怎麼選擇或怎麼教,更重要的是,資訊科技素養的師資了解媒體嗎?
修訂12年國教課綱的教育專家對教育很了解,但把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變成一個議題就顯得教育專家真的不了解媒體!筆者當然了解,電視等四大媒體在科技發展下,已成為包含網路的五大媒體,但這樣的發展不必然就可以把了解媒體的智能含括在資訊科技素養教育的範圍!
消滅假新聞做白工
可以想像,從教育專業領導課綱修訂的思維判斷,課綱九大素養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應已無拆解的可能,但如果不拆,將來在落實「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核心素養能力時,都請將相關課程議題研擬、能力培養、師資培育都拆成兩部分來進行,讓相關師資與課程都能獨立成兩部分,而不要混為一談,否則到時候不僅資訊科技素養能力無法養成,連媒體素養能力的培育更無法落實。
當前學生接觸教學與教師的時間,已遠落後於他們接觸媒體的時間了,若不趕緊將媒體素養議題落實在課本中,台灣媒體困境將永遠無解,不僅消滅假新聞的努力會做白工,未來媒體作為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也將被撼動,民主的台灣將更無望!
美國極負盛名的期刊《外交政策》曾在2014年評論台灣的媒體,其結論強調,最終解決策略仍取決於閱聽大眾,如果閱讀大眾的習慣不改,不能對爛新聞「拒看、拒點閱、拒轉載」,則台灣的下一代只能繼續忍受「腦殘式新聞的轟炸」。面對這樣的呼籲,影響下一代甚鉅的課綱能不重視媒體素養教育,還企圖把它藏在資訊及科技素養的思維裡面嗎?
當前學生接觸教學與教師的時間,已遠落後於他們接觸媒體的時間了,若不趕緊將媒體素養議題落實在課本中,台灣媒體困境將永遠無解,不僅消滅假新聞的努力會做白工,未來媒體作為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也將被撼動,民主的台灣將更無望!
美國極負盛名的期刊《外交政策》曾在2014年評論台灣的媒體,其結論強調,最終解決策略仍取決於閱聽大眾,如果閱讀大眾的習慣不改,不能對爛新聞「拒看、拒點閱、拒轉載」,則台灣的下一代只能繼續忍受「腦殘式新聞的轟炸」。面對這樣的呼籲,影響下一代甚鉅的課綱能不重視媒體素養教育,還企圖把它藏在資訊及科技素養的思維裡面嗎?
原文連結:蘋果日報:假新聞與媒體素養教育(陳炳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