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第17屆卓越新聞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評審召集人感言:優秀作品應有更多的露出機會

我應該算得上是新聞傳播學界的「電視寶寶」,而「愛恨交織」則是我對電視新聞整體的感受。愛的原因是我在學校教新聞採寫,需要許多錯誤案例來當作上課教材,現在的電視新聞提供我源源不絕的錯誤範例(但這算愛嗎);恨的原因是我曾從事新聞工作,也曾榮獲報紙類最佳新聞採訪寫作金鼎獎,因此對現今新聞媒體的表現總有著恨鐵不成鋼的遺憾。所以當今年獲聘擔任卓越新聞獎電視組評審,同時還獲選為召集人時,我認為這是個好機會,讓我可以蒐集更多的上課案例,同時這也是個懲罰,罰我平常對電視新聞有太多怨言,讓我一次批評個夠!然後我充滿期待的進行評審工作,結果卻讓我「失望」!首先,我在報名作品中,幾乎找不到可當作錯誤示範來批評的案例,因為整體表現值得肯定;更讓我失望的是,為何這些表現這麼好的作品,除極少數外,我幾乎都沒有看到過,電視台都沒播出這些報名的好作品嗎?

我想答案應該是敢來報名的都是好作品,也不可能沒播出。前者我沒意見,卓新獎這麼尊崇的地位,各台當然精銳盡出,但後者就需要好好思考原因何在?

我個人的經驗是,這些好的新聞作品總是淹沒在三器新聞(行車記錄器、監視器,及瀏覽器),或是商品及政治的置入新聞中,再不然就是充斥哪裡好吃哪裡好買的瑣碎資訊(我很不願意稱那些叫新聞)而被稀釋了!我個人不認為新聞媒體的角色只在迎合閱聽眾的需求,而是閱聽眾「應知道」及「想知道」要並重,但現在充斥著迎合閱聽眾「想知道」(也許對其他人而言,其實是不想知道)的新聞,而忽略作為新聞媒體的重要職責,即引導閱聽眾去思考與他生活切身相關的新聞資訊,但可惜媒體應扮演的這個角色都被同樣日益惡質化的觀眾素質而自我弱化了,導致現在新聞媒體的問題是觀眾的問題,還是媒體的問題,成為雞生蛋或蛋生雞的無解習題。但這些問題再講下去,「蛋頭學者」的帽子又要扣在我頭上了!

我的想法是,懇求新聞媒體應該多肩負點社會責任,如果這些花大錢的新聞報導這麼棒,為何不能給這些優秀新聞從業人員一點鼓勵(其實對我們新聞工作者而言,多多刊播就是我們工作上最大的鼓勵),並順勢滿足各界對新聞媒體善盡社會責任的期待呢?就請再少追求點收視率,一方面實質鼓勵同仁,一方面善盡社會責任,一舉兩得,不好嗎?我真的想為卓新獎提個新規定,報名作品至少要播出五次以上,甚至要求作品得獎後規定電視台要擇重要時段再播出,以督促新聞媒體老闆善盡責任,給優秀作品多些露出的機會,也讓觀眾有欣賞好作品的機會,希望這建議可行。

其次,作為召集人,我想談談評審完後的心得。我很肯定所有報名作品的用心,顯示現今新聞工作者是有能力做好新聞報導及節目的,但為何現在新聞記者變成人人喊打,還被諷刺成不讀書者的行業?這點是台灣所有人,包括閱聽眾與媒體老闆該反省的問題。台灣的新聞傳播教育真的很不錯,但為何畢業生進入職場後就成為台灣三大亂源的幫兇?值得認真思考。

若從各類作品來看,不管從製播品質、議題多元性,及在地觀點契合度來說,國際新聞類作品都相對薄弱,這也許跟媒體老闆是否願意花大錢投資國際新聞有關。單就收視率,媒體大可拒絕製播國際新聞報導,但如果從媒體責任,國際時事常常牽一髮而動全身,國人不能藉由媒體報導而瞭解國際時事,進而體認台灣應如何因應,反而讓觀眾的思維永遠只限縮在藍綠對決的泥淖中,真的很遺憾。建議新聞媒體應強化國際新聞報導,但國際新聞報導不應只是臨時派個記者前往做些花邊新聞就是國際新聞,需要長期耕耘,但這點當然說來話長。

還有就是,報名作品中常見報名者對深度報導與調查報導類別分不清,或不知差異,這也許涉及新聞實務教育,也可能是報名策略,但不論如何,何謂深度或調查,報名者應該更嚴謹地去區辨與認定,否則當然會影響勝負。

最後,紀錄片有時很難被現有獎項所歸類,亦導致評審的困難,建議可以考慮另設記錄片獎,讓競賽更公平。

原文連結: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電視及網路(影音)類評審召集人感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