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優聘教授
自從教育部將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列為國教領域108課綱的核心能力後,如何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以及如何將媒體素養融入各學科中,成為國民教育落實108課綱的重點議題。但是如果先不談教學現場教師有沒有專業以落實媒體素養教育,也不論教師有無能力將媒體素養融入各學科,本文想要探究的是,當前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最主要的核心議題該是什麼?
傳統上媒體素養教育的主題,大概就是認識大眾媒體的本質,包括媒體在公民社會及民主國家該扮演的角色與功能;然後是解構媒體內容,包括新聞與節目,及其對閱聽眾及社會的影響;再來就是討論收視率、廣告等影響媒體生存的市場競爭因素;接著再討論理想型媒體環境的建構,包括公共媒體與媒體近用權等理念;最後就再加上閱聽眾角色與媒體監督策略等。但隨著數位傳播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議題更聚焦在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所引發的各種問題上,例如網路隱私與霸凌、數位公民與民主,或者假訊息與假新聞等。有人因此說,媒體素養核心關懷的議題該變了,也不再關注傳統媒體如報紙與電視的影響了。
本文無意討論這些年來媒體素養核心議題的轉換,因為對筆者來說,不論傳統的媒體素養議題,或新興的媒體資訊素養或數位素養主題,也許因為網際網路成為第五大媒體後,不同傳播科技引發討論的議題會有些許不同,但整體而言,其核心關懷還是一樣,都是在探究,大眾媒體在民主社會該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功能?影響媒體角色扮演的外在因素為何?最後就是作為閱聽眾該如何讓日益偏離角色的大眾媒體導回正途?
即便如此,本文想要特別指出的是,不管傳統或新興媒體素養教育,有些媒體素養焦點議題一直被忽略或未受重視,例如媒體產權,即誰擁有媒體?這個議題應該是跨新舊界線,都應該是媒體素養教育重要的核心議題,內容不會只是介紹媒體的商業性與公共性的差異即可,因為不明白產權的本質與影響,永遠很難解釋產業結構、市場競爭、組織營運、內容產製,及其影響等重要議題,也就是說,媒體產權才是媒體素養的核心議題。
威權時代的台灣,幾乎所有媒體都屬於黨政軍所擁有,媒體只是威權政府的傳令兵,何種訊息可以播報、何種不行?都有專責單位在指導媒體。時至1987年解嚴後,報禁跟著解除,大家以為媒體將來到開放自主的時代,但現在看看我們所處的環境,台灣媒體自由了嗎?從不同媒體在2020年總統大選的各據立場,到中天電視台的被撤照,都可以不斷聽到不同陣營互相指責對方控制媒體。導致這樣的結果有可能是政黨介入,也有可能是財團介入,但更可能的是,媒體老闆介入;也就是說,因為媒體產權而引發的各種爭端,才是媒體所有問題的癥結。如果視產權議題而不見,那爭執媒體內容該如何呈現或加以規範、統計某些人物或議題新聞的比率是否超標、或者討論點閱率及收視率如何影響媒體廣告及營運,這些又有何意義呢?
以台灣媒體產業現況來看,如果媒體素養教育不解構媒體產權及其影響,閱聽眾應該無法理解,為何某些媒體總是大量報導某些政治人物的新聞?當有重大事件發生,例如KTV大火或民意代表緋聞,為何某些媒體卻都隱匿不報導?為何某些類型的新聞,例如房地產或遊憩場所,特別受某些媒體的青睞而大幅報導?前述的實例都是閱聽眾在日常生活當中,常會看到或看不到的新聞報導內容,但又有多少人瞭解其中必有緣故呢?因此這是媒體素養教育的重點議題,因為媒體產權影響媒體內容,再說白一點,媒體老闆擁有指示他的新聞頻道該報什麼、不報什麼,或者報多少的權力。
台灣社會從威權走到民主,再到地球村社會,台灣媒體從不曾不受產權所影響。在威權時期,威權政府決定媒體內容,解嚴開放迄今,媒體產權從威權者轉到財團手中,亦不曾鬆手過。這些年媒體全球化,網媒集團透過網際網路、社群媒體背後的大數據、演算法、訊息推播等手法,更操控全球每位接觸媒體的現代人,同溫層不正是其負面影響的結果?
以台灣媒體產權發展來看,從「威權蔣介石」(戒嚴政權)、到「現代蔣介石」(企業集團),再到「全球蔣介石」(跨國網媒),如何讓台灣閱聽眾瞭解自己的眼睛與耳朵正掌控在哪些人手上,恐怕才是當前台灣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重要入門議題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